小學一至六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及溝通方法
發(fā)布者:網上發(fā)布
據(jù)科學研究,人的主要性格大致可分為四種類型 ,活潑型,力量型,完美型,和平型。不同類型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,方法不當可能會事倍功半,因此,家長們在這之前一定要了解自家孩子的個性,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。
小學一年級
心理特征:對小學生活既新鮮,又不習慣,因而一時難以適應,好奇、好動、喜歡模仿,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,特別信任老師,并且有直觀、具體、形象等思維特點。
溝通方法:此階段以適應和培養(yǎng)習慣、培養(yǎng)學習興趣為主,引導孩子怎樣愉快地學習。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,如何使用引導語入手,培養(yǎng)孩子養(yǎng)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。
小學二年級
心理特征:此階段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,情緒不穩(wěn)定容易沖動,自控力不強。
溝通方法:此階段孩子學習習慣、學習態(tài)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,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,也形成了一定的行為習慣,我們要對其不良形為進行及時糾正,培養(yǎng)學習興趣。要多鼓勵肯定孩子,隨時注意孩子心態(tài)的變化,學習上還是要注重習慣的培養(yǎng)和基礎知識的把握。
小學三年級
心理特征: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(fā)生變化的轉折時期,從情感外露、淺顯、不自覺向內控、深刻、自覺發(fā)展。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,情緒控制能力有限。普遍出現(xiàn)馬虎大意,做作業(yè)磨蹭等不良習慣,需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。
溝通方法:由于交往范圍擴大,認識能力不斷提高,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撓也隨之而來,開始產生不安情緒,需要家長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,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。
小學四年級
心理特征:9-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,處于兒童期的后期階段,大腦發(fā)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,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于從低向高的過渡期,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,是培養(yǎng)學習能力、情緒能力、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*佳時期。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,有了自己的想法,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,社會交往經驗缺乏,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,是不安的開始,如果不注重引導,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撓干擾了學習,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,但通過正確的教育,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,綜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,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(xiàn)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,從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。
溝通方法:此階段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加深,孩子開始出現(xiàn)小學階段第*分化,需及時幫助孩子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解決問題,樹立信心。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,書寫習慣,培養(yǎng)孩子演算、檢查的習慣。
小學五年級
心理特征:競爭意識增強,不甘落后。更關注學習*,對于學習優(yōu)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。獨立能力增強,喜歡自發(fā)組成小團體。不輕信吹捧,自控能力逐步增強。
溝通方法:鼓勵做事情的堅持性,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(tài)度,促進自我意識發(fā)展。 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,家長要開始關注小升初信息。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、社會的機會。學習中遇到的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,沒有實踐操作能力,很難準確理解其中內涵,接觸社會對培養(yǎng)學習興趣,保持主動學習的態(tài)度,迎接更復雜的挑戰(zhàn)有積極作用。
小學六年級
心理特征: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早期,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,相當于小學后期和整個中學階段。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,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,有時還對師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。情緒不穩(wěn)定。注意調節(jié)和控制自己的情緒。人的記憶力增強,注意力容易集中,敏銳,特別是由于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,自我意識、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(fā)展,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。但意志力仍不夠堅定,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(fā)展中,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。
溝通方法:此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,關注學習的同時,還需有個健康的心理發(fā)展。 逐步為升出做準備,對心儀學校的考試范圍和特點多做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