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學生物理小常識:深水里的顏色
發(fā)布者:網上發(fā)布
美國生物學家畢布曾經非常生動地描寫過水底下的顏色的變化。
我們坐著潛水球沉到了水里,這時候,我們出乎意料地突然從一個金黃色的世界來到了一個碧綠的世界。在泡沫和浪花離開了窗子以后,我們的四周滿是一片綠光。人臉、瓶罐,甚至那黑色的墻壁也都染上了綠色。可是在甲板上人的眼里,我們是沉入了一片幽暗的青連色的水里。
從一沉到水里起,我們的眼睛就無緣再見到光譜上的暖色光線(就是紅色和橙色的光線)了。在這里,紅色和橙色好像是任何時候都沒有存在過。但是不久,黃色也被綠色吸收掉了。那些可愛的暖色光線,雖然只占可見光譜的一小部分,可是當它們在30多米的深處消失了以后,剩下來的就只有寒冷、黑暗和死亡了。隨著我們往下沉,碧綠的顏色也漸漸消失;到了60米的深處,已經很難說水的顏色是綠中帶藍或是藍中帶綠了。
在180米的深處,周圍的一切好像都染上了一種發(fā)光的深藍色。在這種光線里,照明度已經變得這樣小,連讀書寫字都成了不可能。
在300米的深處,我曾經試著判斷水的顏色──是黑藍色,還是深的灰藍色?奇怪的是藍色消失了以后,代替它的并不是可見光譜里的次一種顏色──紫色。紫色好像已經被吸收掉了。最后的一些近似藍色的顏色,終于變成了不可捉摸的灰色。而灰色后來也讓位給了黑色。從這一個深度起,太陽完全被戰(zhàn)敗了,光也永遠被驅逐出去了。在人類帶著電光來到這里以前的20億年當中,這里曾經是一片的黑色。
這位探險家在另一段里,對水底下極深處的黑暗又作了這樣的描寫:
水底下750米深處的黑暗,可以說比想象的還要黑──可是現在(在將近1000米的深處),四周顯然黑得不能再黑了。看來,水面上的世界里的深夜,只能算是這里的黃昏。對“黑”這個字的使用,我從來不能像在這里一樣,具有這樣堅定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