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CAF6+P6學習方法匯總
發(fā)布者:網(wǎng)上發(fā)布
在F6/P6的考試中,計算題占了很大的比重,特別是F6占到了80%。換言之只要計算題拿下了,F(xiàn)6/P6也就能順利通過。計算能力強一向是中國考生的優(yōu)勢,但是在考試中,如何計算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(nèi)拿到更多的分數(shù)呢?
我曾經(jīng)做過一個試驗,就是把考官的答案照本宣科的抄了一遍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時間剛剛好,根本沒有富裕,那么在考場上要讀題,要組織思路和如何答題,然后再寫在答卷上,去除考試緊張的因素不算,時間就壓根不夠用,根本答不完,這看起來是個時間管理的問題,本質上卻是如何做計算題。
算算算,一路算到底和考官的最終答案一樣就代表會做計算題嗎?
下面是做計算題的幾個誤區(qū),看看你有多少中招了:
?、?做沒必要的計算
在F6/P6的考試中,有一些題目是對規(guī)則的測試,對規(guī)則的掌握上做簡單的計算,這樣的題目多出在F6的Section A 選擇題中和P6的 Tax Planning 中。例如罰款和利息。一些考生在這里會做一些無謂的計算,算了半天無用的東西。
② 在考試一開始就做了很多詳細的計算
以致把時間耗盡
一些人犯這個毛病是因為對知識點的掌握不牢固,不知道題中那些信息有用,算也不知為什么算,只能算著看。還有一些人就干脆沒讀清題,看到有一些熟悉的信息就盲目計算,算完了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題里已有,犧牲了時間卻沒得到分數(shù)。
③ 計算做的太長,并且為了計算而計算
有些人太過糾結在繁瑣的的計算中,用計算套計算,根本沒有理解計算要求掌握的知識點。
?、?只重最終結果,不重過程
這是大多數(shù)人容易犯的毛病,只要最終答案對了就一切OK,特別是在準備考試的過程中,好像只要跟后面的答案對上了就會了懂了,殊不知可能一些很重要的知識點會被遺漏,或是答案對不上心情一落千丈,也不去探究到底自己什么會什么不會,或是自己的結果根本也是對的。
以下是一些做計算題的Tips,當然也適用于其他科目的機算題:
?、?掌握計算的Pro Forma,針對計算Pro Forma中要用的信息在題目中查找
正所謂干活不由東,累死也無功。你不按照計算的結構需要的信息讀題,讀了也白讀。牢記每一種計算的Pro Forma能幫你事半功倍,比如說計算公司所得稅就一定要分Trading Profit,Property business income, Non-trading loan relationships 和Miscellaneous income 。 要從題里給的 PBT 開始做調整,把每一類分門別類,最后在加上Chargeable Gain, 然后再題中有針對性的去讀題找需要的信息。
?、?珍視過程,按步驟拿分
最終答案不是目的,通往答案的每一個臺階才是,因為那是我們?nèi)〉妹恳环值耐緩?。ACCA 的marker們 是按每個得分點給分的,試想如果中間的過程都沒有涉及,只是最后的結果算了,那么只是拿了那一個分數(shù),*多1分,但如果中間的步驟都計算了,就算最后的結果不對也能拿到多半的分數(shù),相信聰明的你能算出那個劃算吧。
?、?計算本身不占分數(shù),搞清誰加誰,誰減
誰才算分
不要糾結在計算的本身中,一定要搞清用誰加誰,準確的找到1 和2, 即使算成1+2=4也是可以拿到分數(shù)的。 舉個例子,在做遺產(chǎn)稅時,一定要把近七年發(fā)生的其他所有捐贈都算上,然后從325,000中減掉 才能算出可適用零稅率的CLT,超過這個金額的才要計算CLT的遺產(chǎn)稅
④ 要注重細節(jié),不要做‘差不多‘先生
細節(jié)并不意味這你要做冗長的計算,而是要學習做這個計算什么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,那個因素到底是什么,要記清認準。比如Group 的Loss Relief, 與Group的類別和Loss的類別非常有關系,這些細節(jié)都差不多,但Releif 后的結果卻是大大不一樣,‘差不多‘先生做不得。
⑤ 清晰的計算
計算要清晰,簡潔,如果需要套計算時要列請Reference Number。一來免得把自己搞暈,明明做過了但找不到在哪兒。還有呢就是與人方便于己方便,你讓marker 看的清晰,是幫助你不丟分的竅門。
最后編個順口溜吧給大家總結一下做計算題的方法,方便記憶:
牢記結構是基礎,循著結構來讀題
分門別類碼信息,不求結果列過程
清晰簡潔寫答案,不為別人為自己
小心細節(jié)別混淆,最終一定能通過